|
近期,谷歌和微軟分別代表移動生態(tài)和PC生態(tài)發(fā)布了VR參考標準。谷歌Cardboard已經被Daydream View替代,為了保證Daydream View體驗,谷歌針對手機的軟硬件底層進行優(yōu)化,并加入用于交互的遙控器。
國內小米已經跟進谷歌移動VR方案,華為最新的手機也宣布支持Daydream平臺。而微軟發(fā)布VR顯示器參考設計產品雖然低調,但從微軟秋季新品發(fā)布會相關信息中可以看出微軟高性價比的VR顯示器具有強勁的市場競爭力;萜、戴爾、聯(lián)想、華碩和宏碁都將成為微軟VR顯示器的OEM廠商。
科技巨頭憑借生態(tài)優(yōu)勢切入VR標準,而國內相關標準組織也在積極開展VR標準相關工作。1月29日,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及環(huán)境數據表示分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信標委圖形圖像分委會,SAC/TC28/SC24)成立,下設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標準工作組,對虛擬現實硬件產品、應用軟件產品、交互方式、接口等方面開展研究!
3月,AVS標準工作組啟動虛擬現實音視頻編解碼技術研發(fā),就虛擬現實內容表示、虛擬現實內容生成與制作、虛擬現實內容編碼、虛擬現實交互、虛擬現實內容存儲、虛擬現實內容分發(fā)和虛擬現實顯示等關鍵技術進行探討!
4月,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對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產品在功能、性能、互通性等方面的標準化工作進行了梳理,發(fā)布《虛擬現實產業(yè)發(fā)展白皮書》,并啟動了VR/AR國家及行業(yè)標準征集活動!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信息技術研究中心電子設備與系統(tǒng)研究中心主任張素兵透露:“我院已啟動部分標準的立項,在相關部門審批同意后,將正式啟動虛擬現實標準化工作。”全國音頻視頻及多媒體系統(tǒng)與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242)正研究《虛擬現實音頻主觀評價方法》、《虛擬現實顯示設備舒適度指導準則》、《虛擬現實顯示設備圖像質量主觀評價方法》等電子行業(yè)標準立項建議。
同樣,信標委圖形圖像分委會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標準工作組也向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提交了《虛擬現實頭戴式現實設備》系列標準、《手勢交互》系列標準、《虛擬現實應用軟件基本要求和測試方法》等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領域國家標準立項建議!
VR還處于發(fā)展初期,沒有形成產業(yè)生態(tài),內容制作、交互方式、硬件規(guī)格還在不斷演進當中,VR標準的制定并不易!
首先,虛擬現實頭盔還在快速迭代當中,現在做標準比較超前。VR頭盔舒適度感知因人而異,受個人主觀的心理和生理因素影響很大,VR標準不一定能夠滿足不同用戶體驗的最低要求。但是VR頭盔標準需求非常急迫,甚至一些非專業(yè)人員也想做VR頭盔標準。翁冬冬指出,為了不限制行業(yè)發(fā)展,頭盔規(guī)范設定會寬泛一些。而且頭盔標準只能從技術參數和測試方面去設定,無法完全保證VR體驗,因為體驗還涉及主機性能、內容設計等。VR體驗部分會在舒適度標準中進行規(guī)范!
其次,現在VR技術處于百家爭鳴的階段,以空間定位技術為例,有的廠商采用紅外定位方案,精確度高,但是過于昂貴;有的廠商采用激光定位方案,精度比較高,但安裝比較繁瑣;還有的廠商采用可見光定位方案,雖然廉價,但限制因素較多,室內光線不能太強,否則對定位有影響。各個廠商空間定位技術方案不一樣,很難去制定硬件規(guī)格。王聰認為,空間定位是技術問題,不是標準問題,標準無法解決技術發(fā)展問題,所以現在空間定位技術不適合標準化!
再次,VR標準技術指標的科學性也是一大挑戰(zhàn)。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電子設備與系統(tǒng)研究中心副主任劉華益認為,對于標準中明確的技術指標,需要通過試驗研究的方式,反復論證指標是否科學,技術指標需要在規(guī)范行業(yè)發(fā)展的同時,也兼顧市場的實際情況。交互方式標準是一個典型,如果制定VR交互標準涉及交互使用場景、精確度、響應速度等一系列問題,甚至連應用層、物理引擎都需要重新定義。VR交互標準的制定是一個龐大的工程,凌感科技首席研究員毛文濤認為,目前,還沒有一個好的應用產生,現在去談VR交互標準顯得沒有意義,就像紙上談兵。
最后,VR標準的制定只是開始,還需要執(zhí)行、應用推廣,以及標準應用的質量保障。標準發(fā)揮最大的作用在于應用,只有標準的嚴格執(zhí)行,應用在實處,才能保障產業(yè)健康發(fā)展。有些標準雖然制定出來,卻少有人執(zhí)行,就像智能家居的標準一直難以得到實施,直到現在連互聯(lián)互通的基礎性問題都沒能得到解決,所以光有標準是不夠的,只有得到落實并且能夠有質量地執(zhí)行,標準才有現實的意義。所以在標準應用過程中,要對市場進行監(jiān)督檢查,對不符合標準的產品予以一定程度的曝光,提高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認知,避免劣幣驅逐良幣。